4 月 23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 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先前的 4.2%下调至3.8%,低于 2024 年的 4.0%,预计在2026年将温和回升至4.2%。此次下调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以及美国贸易立场可能带来的影响。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斯表示,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活动构成压力,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部分成员供应增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全球需求疲软。
总体来看,整个地区的增长仍然不平衡。在能源行业发展的推动下,预计塞内加尔2025年将增长8.4%。几内亚紧随其后,在矿业和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将增长7.1%。卢旺达预计也将增长7.1%,保持较为强劲的势头。尼日利亚2025年的增长率预计为3.0%,南非为1.0%,均低于地区平均水平。科特迪瓦和贝宁是西非经货联盟的两个主要经济体,预计将分别增长6.2%和6.5%。IMF指出,2025年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率可能放缓至5.6%,但偿债成本、气候冲击和全球贸易中断带来的风险依然存在。
刚果(布)方面,经济保持温和增长,2024年实际GDP增长率为2.6%,高于2023年0.6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GDP增长率为3.3%,2026年为3.2%,2030年为3.9%。在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方面,2024年为1.3%,而2025年预计为-1.4%,2026年为-2.4%,2030年为-2.5%。该数据由正转负,主要与刚石油产出近年将达峰值、贸易顺差可能转为贸易逆差有关。消费者价格指数方面,刚果(布)2024年CPI为3.1%,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为3.3%,2026年为3.2%,2030年为3.0%,总体涨势较为温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非洲部门主管阿贝贝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体应努力增加国内财政收入,以避免在“全球局势动荡”之际背负债务。长时间依靠债务融资并非发展的正确途径,必须挖掘国内资源来推动多元化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抗风险能力。此外,尽管美国并非该地区多数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但其国际贸易政策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也给各经济体的汇率带来了压力。在IMF本次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撒哈拉以南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安哥拉,加蓬,乍得,赤几,刚果(布)和南苏丹)2024年平均GDP增长率为3.4%,预计2025年为2.7%,油价下跌等因素导致这类国家出现经济下行趋势。以坦桑尼亚和塞内加尔为例的经济多元化程度较高国家,202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7%和5.4%,并呈持续增长趋势。因此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政策,提高抗风险能力在此时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