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世界银行发布《非洲脉搏》报告,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2025 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 3.8%,高于此前预测的3.5%,主要是由于通胀下降和外贸状况改善。
该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在2022年达到9.3%的峰值后,2024年下降至4.5%,预计在2025-2026年期间将稳定在每年3.9%至4%之间。未来两年,该地区年均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升至 4.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47个经济体中有30个经济体2025年增长预期均被上调,包括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等主要经济体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但世行仍对贸易不确定性表示关注,尤其是在沉重的债务负担、就业不足、外部融资收紧和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背景下。
债务方面,该报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风险依然高企,公共债务偿还已成为其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外部债务对财政稳定性、外部稳定性和政策灵活性构成了直接风险。过去十年,该地区陷入债务危机或面临高债务危机风险的国家总数几乎增加了两倍,从2014年的8个增加到2025年的23个,占该地区国家总数的49%;此外,外债偿还额增长了一倍多,到2024年平均达到GDP的2.0%,并对外汇储备造成持续压力。
导致这种恶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危机期间借款的遗留问题、持续的收入表现不佳、对传统多边渠道以外的非优惠融资的依赖增加,以及债务管理框架存在薄弱环节等。随着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到期债务再融资成本上升以及优惠融资渠道减少,这些因素将持续影响该地区资金流动性并加剧外部脆弱性。
此外,自2014年以来,该地区的内债偿还额一直超过外债偿还额。新冠疫情后,内债偿还额中位数有所上升,在2024年达到占GDP的4.7%这一峰值,是外债偿还额的两倍多。从近几年来看,内债偿还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以莫桑比克和卢旺达为代表的前沿经济体和混合型经济体推动,这两类国家在新冠疫情后经济发展迅速。
就业方面,根据2024‑2025非洲晴雨表民意调查,就业仍是非洲国家公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非洲多数国家无法创造足够数量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引发青年群体不满情绪,部分地区甚至爆发抗议游行。非洲民众对政府在创造就业方面的信任度普遍较低。在刚果(布)、安哥拉、加纳、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等诸多国家中,该信任度均低于20%,其中刚果(布)仅为4%,由此可能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并制约经济增长动力。受访者中,有一半的青年主张优先增加公共支出,以应对就业不足的挑战。